新闻资讯

小心!微信语音也会被“克隆” 微信借钱骗术又有新套路

原标题:小心!克隆微信语音也会被“克隆” 微信借钱骗术又有新套路

小心!小心信借微信语音也会被“克隆” 微信借钱骗术又有新套路

制图/张平原

小心!微信<strong>日本乡下有许多亲近相尾换伴</strong>微信语音也会被“克隆” 微信借钱骗术又有新套路

微信外挂软件有多种功能。语音也会有新

海峡网讯

文/图厦门日报记者王玉婷

收到“亲友”的被微借钱信息,你赶紧让对方发来一段语音,钱骗以证身份。术又听到“亲友”熟悉的套路声音,这才放心转账。克隆可是小心信借,就在你为自己的微信警惕性默默点赞时,你刚刚转出的语音也会有新钱,还是被微进了骗子的口袋!

近日,钱骗通过发送语音取得信任,术又进而“借钱”的新型骗术,在全国多地出现。昨日,日本乡下有许多亲近相尾换伴记者从市反诈骗中心了解到,目前,警方虽未接到完全吻合的该类新型骗术,但我市“借钱”骗术却一直不少。骗子到底是如何操作的?记者调查发现,这背后的套路还真不少。

案例

误信“父亲”微信语音市民被骗200元

近日,外地市民董女士上班时,收到父亲的微信:“我在超市买东西,没带钱,你给我转200元吧。”董女士心想,父亲平时消费都是用现金,可能真的忘带钱了。但出于谨慎,她问了一句,“爸,是你吗?”很快,她收到语音回复,“是我!”一听是父亲的口音,董女士立即转账,随后才得知被骗。

昨日,记者从市反诈骗中心了解到,10月份至今,我市已接报34起冒充微信好友、以“急用钱”为由的诈骗警情。“在这些诈骗中,骗子多冒充受害者的头像、昵称,或盗用微信进行诈骗。”民警洪恒亮称,由于报警时情况比较紧急,有时未做详细记录,“虽未有完全吻合的案例,但外地这类新型诈骗确实应该警惕。”

民警分析,在这类新型骗术中,骗子先利用植入的木马病毒,非法盗取受害者微信号,之后再通过各种“克隆微信”的软件,“克隆”出同样的微信实施诈骗。最可怕的一步是,微信被“克隆”后,骗子可用这类软件“一键转发语音”,不仅可以转发自己发出的语音,甚至连好友发来或群聊中的任何语音消息,都能被转发!

调查

“山寨微信”成危信各种语音一键转发

真的有这么“神奇”的软件吗?记者在淘宝上搜索微信分版,瞬间跳出上百个商家。这些软件售价从两三元到五百多元不等,销量最高的一家店铺,月销量近5000。

记者随机选择一家店铺,当询问客服是否可“克隆”朋友、转发微信语音时,客服立即发来一个链接,并“指导”记者安装这一山寨微信——不出一分钟,一个与微信几乎一模一样的软件就出现在记者的手机中。点开后,界面、使用方式与微信完全相同。唯一不同的是,这一山寨软件在点击进入后,右上角有个蓝色图标,点击后,所有隐藏功能全部显示。记者从微信通讯录中选择一个好友,尝试着长按朋友发来的语音,语音上出现“转发”选项,轻松一点,立即实现一键转发。

当记者询问商家这类软件是否涉及侵权或内含病毒时,不少商家称软件专为微商设计,完全安全、对手机没有任何影响,对于侵权问题则闭口不答。

昨日,记者联系腾讯,对方表示,若用户发现这样的“李鬼”微信,请及时向腾讯投诉举报,搜索微信小程序“腾讯举报受理中心”投诉即可。同时,对方称,微信也会积极配合公安部门,严厉打击此类非法行为。另外也要提醒用户,不要使用此类外挂软件,它们不仅严重侵犯微信的软件著作权,也会留有后门及木马,具有严重的安全风险。

律师说法

提供微信外挂软件

可能涉嫌犯罪

针对这些所谓的微信“增强版”“破解版”等声称可转发复制语音的外挂软件,福建旭丰律师事务所刘佩娟律师表示,这些软件很可能会被某些居心不良的人用来收集公民的个人信息,并伺机实现犯罪意图。“从法律角度来说,这些版本的软件,显然是未经软件著作权人许可的,属于严重侵犯微信软件著作权的违法行为,其获取的个人信息达到一定数量就涉嫌犯罪;如果用克隆的微信语音进行诈骗,一旦金额达到法定标准,则涉嫌诈骗罪。”刘佩娟说。

自晖律师事务所林敏辉律师分析,如今的微信外挂软件类似于前几年呈爆炸式发展的游戏外挂软件,其本质都是以盈利为目的,对源程序代码进行修改。该行为不仅侵犯了源程序公司(微信运营公司腾讯)的著作权,同时也侵害了个体公民的财产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。“2003年底,多部门联合发布的《关于开展对“私服”、外挂软件专项治理的通知》中,明确指出破坏程序作品的技术保护措施、修改作品数据等外挂软件行为属于非法互联网出版活动。根据著作权法相关规定,外挂软件提供者侵权需承担停止侵害、消除影响、赔礼道歉、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;若同时损害公共利益的,则面临行政处罚,情节严重的甚至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。”林敏辉说,此外,提供微信外挂软件的一方,在符合入罪标准的情况下,若提供方明知诈骗行为仍提供外挂技术软件,则涉嫌构成诈骗罪帮助犯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。当然,具体还需要结合案件情况定罪量刑。

提醒

养成备注习惯

识别“克隆”好友

警方在此提醒,为避免落入这种骗局,市民朋友一定不要轻易向他人透露微信的账号和密码;若遇好友借钱,一定要通过电话确认;要养成设置好友备注的习惯,帮助识别“克隆”好友,一旦发现微信账号被盗,应及时冻结账号,通知其他好友切勿上当,并及时报警。尽量不要将QQ和微信互相关联,以免发生两号同时被盗的情况。

  • 相约安徽·向春而行
  • 厦门市反诈骗中心发布“双11”防诈骗预警:当心预售和“抢券神器”
  • 内控优先,合规为本!平安人寿安徽分公司深入开展“内控合规管理建设年”活动
  • 钻栏杆20元坐车进校40元 厦大“限客令”升级,“黄牛”盯上“带路”商机
  • 相约安徽·向春而行丨“樱”你而来!不用羡慕别人的朋友圈 看樱花就在瑶海!
  • “一件事” 模式赋能汉阴县开办运输企业审批 跑出服务“加速度”
  • 汉阴:十载坚守 方寸理发票温暖老人心
  • 3名中国公民在伊朗港口爆炸中受轻伤
  • 应急管理部已派工作组赶赴湖南临澧烟花爆炸事故现场
  • 民生银行马鞍山分行多措并举深化合规经营
  • 校地共建添活力,志愿服务共前行
  • 台商加速撤离大陆?国台办驳斥
  • “五一”旅行注意天气变化!文旅部、中国气象局发布提醒
  • 数字中国建设稳中提质!2024年“数字中国发展指数”同比增长超10%
  • 工商银行马鞍山分行开展“迎接中国工商银行成立四十周年”员工健步走活动
  • 中国足球职业俱乐部梯队赛事将统一命名 分为三个组别
  • 厦门市民驾帆船出海偶遇5只白海豚 这次是在五通码头!
  • 12月27日起 港澳台旅客可在12306网站办理网上核验
  • 汉阴县初级中学召开2024年秋季学期开学教职工大会
  • 营造良好消费环境!工信部组织开展电信业务“明白办、放心用”行动
  • 关键词: